发布日期:2025-11-13 浏览次数:
免费USDT游戏,免费USDC游戏,免费链游,USDT小游戏,USDC平台,注册送虚拟币/盘点2025年最新免费USDT/USDC小游戏和链游平台,支持中文注册,无需实名认证,注册送币,边玩边赚,适合加密新手与老玩家!
上周,感谢知乎财经与律动 BlockBeats 邀请,我以行业嘉宾身份参加了「穿越
市面上主流的稳定币比如USDT、USDC在很多年前就出现了,为什么现在才开始被更多人了解?
从我亲身经历稳定币发展几个的里程碑事件的角度,帮大家梳理一下发展的脉络以及决定性的因素:
USDT诞生于2014年,USDC则稍晚一些。在那个连比特币都被华尔街视为异类的年代(当时我在Franklin Templeton的宏观团队,离各种货币最近,可能是公司内部第一个传播比特币的人,但被大家嗤之以鼻;十年后,基金成为了美国第一批比特币ETF的发行商之一,时也势也),稳定币这个新生事物更是无人问津。
最初的product-market-fit非常明确:就是在各个交易所里提供更高效、低成本的交易对,让投资者能够快速在加密货币之间转换,而不必频繁出入法币世界。后来DeFi兴起,稳定币又成为了
2020-2021年的全球疫情改变了游戏规则。远程办公的兴起,让美国科技公司开始大规模在发展中国家招聘合同工。在尼日利亚、阿根廷这些通胀严重、货币急剧贬值的国家,聪明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开始要求用美元稳定币支付工资。
之前在Franklin Templeton深入分析过这些国家货币财政政策基本面,我们团队甚至是这里某些国家最大的债权人,所以对这个痛点感同身受。这不是投机,而是实实在在的避险需求——他们的本币可能在几个月内贬值一半,而美元稳定币成了最可靠的财富储存方式。
2021年,我在Strike任VP期间,深度参与了萨尔瓦多的比特币法案。那个经历让我亲眼看到了稳定币在现实世界的威力。当时主要的应用场景就是美国到萨尔瓦多的跨境汇款——传统汇款渠道要收取高昂的手续费,而且需要数天时间。通过稳定币,这个成本降到了几乎为零,时间缩短到几分钟。
当地人收款和持有的首选就是Tether。这个需求如此旺盛,以至于后来Tether直接把全球总部搬到了萨尔瓦多。更重要的是,这个案例在整个拉美地区产生了示范效应,掀起了一波发展中国家持有美元稳定币的需求浪潮。
后来美国进入加息周期,全球流动性回流美国,发展中国家的本币雪上加霜。这更加重了大众对美元稳定币的需求。讽刺的是,就在这个时候,USDC、USDT等稳定币发行方因为持有美债而在加息周期中收益颇丰,形成了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商业模式。
2023-2024年间,这个商业模式吸引了很多fintech公司考虑发行稳定币。除了美国的Bridge,欧洲的BVNK,还有亚洲的KUN、WSPN等。Solana当时也兴起了PayFi叙事,头部项目Huma备受关注。但这些创新仍然停留在web3圈内,影响力还没有突破到传统金融领域。
线年夏天。当Stripe以十一亿美元收购Bridge时,整个fintech圈都震惊了。我记得那年秋天在拉斯维加斯的Money20/20大会上,原来对稳定币不闻不问的传统支付公司、银行,现在每个会议、每个对话都在谈论稳定币。
回到硅谷后,我发现更广泛的科技圈也开始认真讨论稳定币。原因很简单:Stripe的出价让所有人重新评估这个市场的价值,而Stripe本身在科技圈的影响力,让稳定币第一次突破了加密货币的小圈子。
特朗普的当选为稳定币带来了政治上的合法性。他背后有强大的加密货币社区支持,而竞选期间一再释放对稳定币利好的信号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内阁的核心成员——商务部长Howard Lutnick。他曾经是Cantor Fitzgerald的CEO,而这家公司为Tether储备提供的背书,是Tether从备受质疑到成为最可信稳定币之一的关键因素。
到2025年初,Stripe在年度报告中正式把稳定币和AI列为年度两大主题。Visa和PayPal等支付巨头也在各种场合强调稳定币的重要性,并开始在产品中整合稳定币功能。
2025年中,标志性的GENIUS Act成为法律(美国政策制定者看到了稳定币发行商持有大量美债、为美元续命的战略角色),带动了全球各国的稳定币立法风潮。欧盟、英国、新加坡、日本、香港等市场纷纷出台相关法规,终于把稳定币正式带到了主流视野。
稳定币 USDT 直接锚定美元,每枚 USDT 对应 1 美元的储备资产,储备资产是否存在造假的风险?
上。USDT作为整个加密世界的基石资产(占全球稳定币发行量的60%),其储备金是否真实,不仅关乎持有者的财富安全,更牵动着整个生态的信任基础。
首先必须承认,USDT及其发行方Tether公司,在早期有着非常不透明的阶段,而且相当一段时间Tether的可信度在圈内是饱受质疑的。
在2019年之前,Tether曾长期宣称其USDT“100%由美元储备支持”。但后来纽约州总检察处的调查发现,他们曾将储备金借给关联方以支撑其姊妹公司Bitfinex的运营,储备金并非始终足额。
2021年,Tether与纽约州总检察处达成和解,被罚款1850万美元,并被要求提高透明度,定期披露储备金构成。这可以看作是USDT信任史上的一个分水岭。
也正是在这个寻求重建信任的时期,Tether做了一个关键举措:引入华尔街老牌金融机构Cantor Fitzgerald作为其储备资产,主要是美国国债的投资组合管理人。
。它不是一家普通的投行,而是全球最主要的债券交易商之一,尤其在国债市场有着深厚的根基和声誉。它在华尔街以其专业性和韧性闻名——在9/11事件中,它失去了位于世贸中心的总部和658名员工,占当时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二,但依然在灾难后迅速恢复运营,这段历史为其赢得了极高的行业尊重和可信度。
由这样一家机构来管理Tether庞大的国债资产,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带领Cantor Fitzgerald经历了9/11事件后起死回生的,就是现任的美国商务部上
在此之后,Tether被迫从“黑箱”走向“灰箱”。它开始定期(虽然不是实时)发布由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储备金证明报告。
其中占大头的是美国国债等短期政府债券。这其实是比较保守和可靠的做法,因为这些资产流动性极高,且信用风险极低。在2023年加息周期中,Tether甚至因此大赚了一笔。
报告中还包括货币市场基金、逆回购协议,甚至还有小部分的公司商业票据、担保贷款和“其他投资”。这些资产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显然高于国债。
在经历了多次监管审查和定期审计(尽管不是最严格的实时审计)后,Tether进行大规模、系统性财务造假的门槛和成本已经非常高。它的一举一动都在全球监管和做空者的显微镜下。
这才是当前更值得关注的风险。如果其储备金中的“其他投资”部分出现大幅亏损,或者金融市场出现极端流动性危机,导致其无法快速将资产变现以应对大规模赎回,那么USDT依然存在脱锚的风险。2023年硅谷银行事件中(我的上一个创业公司就经历了这段噩梦时期),USDC因部分现金存在该银行而短暂脱锚,就是前车之鉴。
USDT市值超过千亿美元,其背后的储备金所产生的巨额利息收入(尤其在加息周期中)是一个惊人的利润来源。维持信任,就能持续享受这个“印钞”特权。
更何况Tether的声誉早已与Cantor和Lutnick,甚至特朗普核心圈里圈绑定。
它正面临USDC等受到更强监管、更透明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。一旦出现信任危机,用户会迅速转向替代品。市场用脚投票的能力,是约束Tether行为的另一重强大力量。
不要将其等同于银行存款。它的信用背书最终来自于一家商业公司,而非美国政府。
美国《GENIUS Act》的讨论,其核心就是要将这类稳定币纳入银行般的监管,要求其储备金必须由“现金和高流动性资产”构成。这将是稳定币走向完全合规和透明的最终一步。
可以说,我们对USDT的信任,正从早期加密货币的“信仰之跃”,逐步过渡到一种基于部分披露、市场约束和渐进式监管的“有保留的信任”。把它看作一个信用评级并非AAA,但体量巨大、与系统深度绑定的金融机构,或许是更准确的定位。
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,直接原因是美国超发美元,其黄金储备已无法支撑所有美元按承诺价兑换,导致信任崩塌。
如果Tether超发USDT,或其储备金价值因投资失败(如持有的商业票据违约、国债价格暴跌)而缩水,信任就会动摇。
如果大量用户同时要求将稳定币兑换回美元,发行方是否有足够的高流动性资产(如现金、短期国债)来应对?2023年USDC因硅谷银行事件短暂脱锚,就是一次小型的“挤兑”预演。
然而,关键区别在于“崩溃”的形式不同: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是一次性的、全球性的政治经济事件。稳定币的崩溃更可能是
,而非整个生态的同时覆灭。例如,如果USDT因储备金问题脱锚,资金会恐慌性地涌入更透明的USDC或其他稳定币,导致
稳定币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微缩的、私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。它无法摆脱“特里芬难题”——即为了满足全球增长的需求而不断增发,最终可能削弱其自身的兑换承诺。